当前位置:
首页
> 信息公开 > 调研报告
索引号: 0713/2017-00480 公开日期: 2017-12-07
发布机构: 电子政务办 文号:
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须凸显“五味” 发布日期:2017-12-07 浏览次数: 次 字体:[ ]

周清军

推进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,是实施基层党建“整市推进、整处提升、整村建强”的一项重要内容。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现代化农村要求,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要突出“政治引领、强村富民、乡村治理、服务群众、促进和谐”功能。具体来说,笔者认为要凸显“五味”。

凸显“党”味,强化政治引领。亮明“两个身份”,即在党群服务中心突出位置亮出党徽、亮出标识牌,旗帜鲜明地亮明组织身份,让党员群众知晓党群服务中心地位与作用;建设党员“先锋谱”,旗帜鲜明地亮明党员身份,强化党员身份意识、责任意识、宗旨意识。划功能配置,“两室一厅一栏”是“标配”,即有支委、全体党员活动室、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和教育引导群众宣传阵地;“一台一馆”是“高配”,根据实际情况,建设群众参与的“百姓舞台”和党员生活体验馆。有条件的地方,可建设“村史馆”“文化展厅”等“文化豪华配置”。明确“两个责任”,明确镇党委把关定向和村两委建设主体责任,杜绝“贪大求洋”和大规模举债搞建设,严禁建而不管、建而不用。

 凸显“农”味,展现乡村新貌。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协调,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村发展总体规划,尽量选位置适中、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,建筑规模、外观造型、装饰色彩等与周边建筑物相一致。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对接,按照“五务合一”要求,把农资超市、卫生室、农村教学点、文化广场等服务功能区,整合到党群服务中心周围,积极服务于群众的生产生活。同时,根据实际需要,增加警务室、电商平台、普惠金融平台等必要的功能区,实现由“五务合一”向“多务合一”的提升。与农村传统风俗相融合,积极整合农村宗祠、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,规范使用、管理,使其成为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补充,能方便群众办事、办成事,拉近农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。

凸显“文”味,拓展精神内涵。文化是灵魂,凸显文化特色,往往能让人心生向往。看得见“历史”,组织力量通过谱上查、老人讲、深入访、及时记等方式,整理好村情村史,以历史“正能量”教育党员群众,特别是教育下一代,增强群众文化自信。树立起“典型”,评选优秀党员、最美家庭、劳动模范、孝义人家等各类先进典型,推介其事迹,倡导形成健康向上、淳朴善良的村风民风。活动有“载体”,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各功能区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性活动,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、号召力,打造村级文化名片。

 凸显“土”味,实现党群连心。学会说“土话”,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,主动用活、用足群众语言,产生亲近感。推介“土特产”,“土特产”是一地之符号。充分利用好农村土特产丰富资源,做大做好特色产业,助力脱贫攻坚,利用“土特产”发展电商产业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,促进村民增收致富。

凸显“人情”味,发挥关爱效应。倾力代办有“人情”。推进市级行政服务中心、镇处便民服务大厅与农村便民服务大厅无缝对接,将服务群众事项关口前移至村级服务大厅。落实村干部专职化管理,积极为群众做好代办服务,做到“干部多跑路、网络在跑路、群众少跑路”。倾心关爱有“人情”。做好“空巢老人”“留守儿童”关爱服务,有条件的村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老人日间照料中心、儿童娱乐场所和“村民食堂”,让农村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食有处、乐有所。倾情服务有“人情”。把“服务”理念贯穿到党群服务中心建设、管理全过程,城市社区可实施“温暖党建”模式,完善综合服务大厅“一站式”服务功能,让“信息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;农村社区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,开展“十星级文明户”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等评选活动,营造邻里一家亲氛围,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“党员群众之家”。

(作者系武穴市刊江办事处党委书记)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